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突发!街电创始团队出走,投资人陈欧:3亿已经花完,我要再投1亿美金

来源:私募中国

2017-05-27 17:42

作者:私募君

摘要:

爆料称原因很简单,员工“被原来的大股东海翼集团坑了,承诺的股权不兑现,现有的股权被稀释成厕纸”。


  事情起自5月26日下午,有匿名网友“阮小七”爆料称,聚美优品CEO投资3个亿的街电创始团队的软件和硬件团队集体离职。原因很简单,员工“被原来的大股东海翼集团坑了,承诺的股权不兑现,现有的股权被稀释成厕纸”。

  “怪不得街电的设备一直不稳定,在酒吧借了几次都不成功,原来团队都走了,太坑爹了,陈欧能成,我陪思聪一起吃翔。”

  爆料还称,海翼集团是有前科的,该公司去年诬告女员工性骚扰全公司男同事。网友戏称真是大惊失色,这分明是福利吧。

  据公众号猫财经报道,“街电的法定代表人在5月23日发生了变更,原源接替王哲,成为街电新一任的法人代表。在公司的主要人员中,也没有王哲的名字,种种迹象表明,被爆出的街电员工离职,是确实存在的。”

  据悉,原源还同时是聚美的副总裁,监事赵东平变更为陈芳芳,赵东平、连萌、陈芳芳、黄海等为董事,街电方面没有透露原CEO王哲的去向。

  对此,陈欧回应称,聚美集团注资街电后,与原大股东海翼集团为街电注入了更加强大的团队,除了聚美核心产品团队和海翼核心研发团队外,还注入了以阿里原源为主的市场团队,团队力量进一步增强。在风口到来的时候,团队员工流动很正常,不必过度解读。

  陈欧进一步表示,本月注资的3亿已经花完,接下来聚美集团拟向街电再投资1亿美金。在原有供应商基础上,又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街电将利用比亚迪的巨大产能,未来半年生产500万台以上机柜投放市场。

  街电原大股东海翼集团也回应称,聚美注资后,部分街电员工要求提前对剩余的限制性股票进行转让。海翼为此提前解锁限制性股票,并进一步按照这一部分员工的诉求,将股票按照最新的海翼估值兑换成现金发放,共计1027万人民币。

  海翼还进一步表示,竞争对手缺乏成熟成品,恶意挖猎街电员工,导致部分成员离职,并且驱动这一部分员工以不当行为对街电业务造成伤害。

  以下为海翼股份官方回应全文:

  针对日前网络上出现的关于海翼股份及街电科技的不实言论,海翼股份在此公开予以澄清。

  1、海翼股份于2015年初开始研发和部署“AnkerBox”移动电源租借箱,期间投入研发和运营费用投入超过2000万人民币,高峰期研发团队成员超过50人。为了更好的融资和发展这部分业务于2016年底分拆为深圳街电科技有限公司,开始独立运作;

  2、街电科技成立后,原项目组中11位研发成员自愿转为街电员工。经协商,他们在海翼限制性股票中的1/4获得保留,余下的3/4按两家公司的估值比例转化为了街电期权;

  3、经过A轮融资和聚美注资后,街电估值超过5亿人民币,账面现金超过3·5亿人民币。为了加速融资进程,街电在完成A轮融资时采取了低于员工限制性股票转换时预计的估值。融资完成后,海翼拿出了自己所持的街电股份对员工进行了补差,补差部分的工商手续正在办理中。目前,上述员工持有占街电科技4.469%的期权,融资过程中价值未受损;

  4、聚美注资后,部分街电员工要求提前对剩余的1/4海翼限制性股票进行转让;海翼支持了这个破例的诉求,于5月8日对本应于2017年9月30日解锁的限制性股票提前解锁,并进一步按这部分员工的诉求,将解锁后的限制性股票按最新的海翼估值兑现为现金并发放,共计1027万人民币;

  5、竞争对手因为缺乏成熟产品,无视街电员工与街电签署的竞业禁止协议,以数倍工资和股票等利益恶意挖猎街电员工,导致部分街电成员离职,并驱动这部分员工以不当行为对街电业务造成伤害,更进一步诋毁街电和海翼名誉,我们深感遗憾并将支持街电科技对此进行追诉,

  6、海翼股份十分注重研发投入,700余名员工中研发人员占比超过50%,2016年研发投入近亿人民币。作为街电科技的创始股东,海翼股份将持续对街电科技提供研发和供应链端的全力支持。

   湖南海翼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

  2017年5月26日

  但是,5月27日,该事件继续升级,街电公司前软件研发主管陈亮在脉脉上实名发表了《斥海翼公司不实声明(街电创始软件团队集体辞职事件续)》的文章,斥责海翼公司。

  而在这则文章下,包括街电公司前前端开发负责人于海斌、街电公司CRM系统负责人金宇霆、街电后台系统高级开发工程师陈宏州、街电后台系统高级开发工程师符大鹏在内的多名前街电科技公司软硬件高管都进行了集体声援,表示文章所述情况属实。

  文中,陈亮根据海翼公司昨日发表的六点声明一一进行了驳斥。

  而最重要的矛盾点则在于,陈亮等人在街电科技成立后,转换的是街电的有限合伙人股权,而非海翼所述期权。并且海翼口头承诺如果把项目估值做到1亿美金,会额外给以团队10%的股权,因此团队才会同意将海翼股票转化为街电股权。

  并且,根据海翼所说的员工股权并未受损,陈亮驳斥称,聚美入主后,员工所持街电股票相比之前的海翼股票,缩水了一半有余。

  最后,陈亮声明,离职团队直至5月26号办理离职手续前,都在岗位上工作,且无一人接受竞争对手的offer,海翼所指属于抹黑。

  以下为声明全文:

  写在声明前:

  昨日海翼洋洋洒洒一篇声明,简直辣瞎了我们的眼睛:妄图花高价请公关公司,发动各大媒体渠道文过饰非、混淆视听。然而,谎话说一千遍还是谎话,各位,且听我们一一道来:

  1海翼声称:「海翼于 2015 年初开始研发和部署“AnkerBox” 移动电源租借箱,期间投入研发和运营费用投入超过 2000 万人民币,高峰期研发团队成员超过 50 人。为了更好的融资和发展这部分业务于 2016 年底分拆为深圳街电科技有限公司,开始独立运作」充电宝租赁项目始于 2015 年初,2015 年 8 月办公地点搬至半工地半装修状态的创客小镇,因甲醛超标,项目团队只能戴口罩上班。2015 年 11 月,项目团队迅速交付第一个版本,深圳街电科技有限公司于当月正式成立,而并非其所指「2016 年底分拆为深圳街电科技有限公司,开始独立运作」。

  且,海翼所谓的「期间投入研发和运营费用投入超过 2000 万人民币,高峰期研发团队成员超过 50 人」,完全失实。实际情况是,2015 年 12 月 至 2016 年 11 月期间,项目团队的主要资源已被强制投放到另两个项目中。

  2

  海翼声称:「街电科技成立后,原项目组中 11 位研发成员自愿转为街电员工。经协商,他们在海翼限制性股票中的 1/4 获得保留,余下的 3/4 按两家公司的估值比例转化为了街电期权」此部分描述更是严重偏离事实!

  首先,我们转换的是街电的有限合伙人股权,而非期权,均有证据证明。如此基础的问题都描述错误,偷换概念,是装傻卖萌还是险恶用心,大家自己细品。

  其次,员工签署海翼持股协议时,在对股权合同内容一无所知的情况下,被要求强制性签署20张签名白纸,且在后期不断要求补充签署白纸,试问此种不合常理的行径是何用意?海翼拿大家签了字的白纸做何事情?背后到底还有多少普通员工所不知的资本阴谋和伎俩?真是让人细思极恐啊!

  最后,海翼为何绝口不提如何换算的?当时海翼的估值是30亿人民币左右,团队在海翼股票的3/4被要求按12倍转到街电,也即给街电的估值是2.5亿左右,而当时街电只有长沙500台机器和在亚马逊上跑的几台云服务器,还有1000台左右没有生产的机器物料,没有其他任何资产,日收入只有几千块,试问这2.5亿是如何得出的?而我们原本的海翼股票可都是真金白银。

  这样的转换,海翼好意思称作“自愿”、“经协商”?!按这种荒谬的逻辑,一个壮汉拿只鸡连哄带骗跟个瘦子换头牛叫“自愿”,叫“经协商”?!.而更可笑的是,即便这样的交换,牛早被拿走,小鸡(街电股票)却一直拖着,至今毛都没给。

  而最后,大家还是被迫接受这样风险、收益完全不对等的方案,一是海翼承诺团队把项目估值做到1亿美金,再额外给予10%股权,二是大家对街电项目有感情,把项目看成了自己的孩子,也相信这个项目在大家的努力下能像共享单车一样火起来,所以即使在条件如此苛刻的情况下也仍冒险加入。

  3.

  海翼声称:「经过 A 轮融资和聚美注资后,街电估值超过 5 亿人民币,账面现金超过3· 5 亿人民币。为了加速融资进程,街电在完成 A 轮融资时采取了低于员工限制性股票转换时预计的估值。融资完成后,海翼拿出了自己所持的街电股份对员工进行了补差,补差部分的工商手续正在办理中。目前,上述员工持有占街电科技4.469%的期权,融资过程中价值未受损」不管海翼怎么玩偷换概念,在估值上做文章,实际情况是大家手上的股票价值,从去年11月底到今年5月份聚美入主的过程中减少了一半。举个例子,之前持有海翼4万股的员工,有3/4(3万)股票被换到街电。置换之前,按海翼当时的估值,这3万股大概价值60万人民币,但是大家辛苦忙活了半年,把公司做到风口上的第一名,结果这部分街电股票的价值非但没增,反倒缩水至仅30万,这也能叫价值不受损?!

  试问没有团队的努力,街电5亿估值从何而来?在这短短的时间里,整个团队加班加点,有同事甚至因工作环境太差常期加班以致慢性支气管炎。最后大家把街电从几百台柜机做到了上万台,订单从几千做到了几万,而这一切全是在没有外部资金进入,海翼在我们转换股份时承诺的3000万资金迟迟不到位的情况下完成的。

  在此期间海翼一直逼迫街电创造营收,导致团队战略一变再变,各位街电的用户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街电突然从1小时免费变成了半小时免费,这都是海翼承诺的资金不到位还要求街电提高营收的无奈之举!

  4海翼股份声称:「聚美注资后,部分街电员工要求提前对剩余的 1/4 海翼限制性股票进行转让;海翼支持了这个破例的诉求,于 5 月 8 日对本应于 2017 年9 月 30 日解锁的限制性股票提前解锁,并进一步按这部分员工的诉求,将解锁后的限制性股票按最新的海翼估值兑现为现金并发放,共计1027 万人民币」团队确实要求海翼进行股票兑现,但是我们绝没多要1分钱!团队持有海翼股票的员工均在海翼工作近2年,但我们只要求海翼兑现了1年的到手的股票。且很多原来在海翼工作同时被承诺了街电股权的同事,一分钱一分股权都没拿到!

  还有所谓的1027万,里面有多少是兑现创始成员的?是不是把给到原CEO的几百万也算上了?原CEO从来就不是街电的创始成员,来了几个月套现几百万走人,不要把清退自己派来的CEO的钱都算到我们头上,这锅我们不背!

  5海翼股份声称:「竞争对手因为缺乏成熟产品,无视街电员工与街电签署的竞业禁止协议,以数倍工资和股票等利益恶意挖猎街电员工,导致部分街电成员离职,并驱动这部分员工以不当行为对街电业务造成伤害,更进一步诋毁街电和海翼名誉,我们深感遗憾并将支持街电科技对此进行追诉」首先,对于海翼对员工的恶意诽谤提出严正的抗议!也呼吁莫名躺枪的竞对们好好看看你们的竞对如何见缝插针的中伤、抹黑你们!用心良苦啊!

  同时,对于此前海翼在公众场合进行过的类似诽谤中伤,甚至依靠私人关系到派出所报案对员工家属进行恐吓,我们均保留一切权利追诉到底!

  其次,直到2017年5月26号团队成员办离职手续,之前都在岗位上工作,均有邮件、微信截图证明。

  最后,正如聚美陈欧所说,风口期员工离职、人员流动均属正常现象,但团队郑重声明在此工作期间绝无任何一人接受竞对offer!

  6海翼股份声称:「海翼股份十分注重研发投入,700 余名员工中研发人员占比超过 50%,2016年研发投入近亿人民币。作为街电科技的创始股东,海翼股份将持续对街电科技提供研发和供应链端的全力支持」注重研发投入并不代表不坑害员工,海翼高到吓人的离职率背后是何原因?大家网上随意搜下海翼炒掉员工方式:性骚扰全公司男同事、强暴同事未遂、头一天还在加班,第二天各种理由开掉你。

  根据前几天的报道,海翼2016年研发投入8000万,研发人员超过300人,这个研发费用算起来并不高。

  还有海翼每个月按照2030元的深圳最低工资给员工缴纳社保公积金,为偷税避税,通过私账给员工发工资,这是一个注重研发投入,重视研发人员的企业会做的事?

  最后,致广大读者、媒体、政府监管部门、街电用户和仍在“火坑”里的前同事:

  1、 任何人不是一座孤岛。创业的环境被这样的企业弄得乌烟瘴气,如果没有人站起来发声,那今天,我们的遭遇,明日,将是其他人的地狱,这个其他人,我但愿不是正在看文的你。

  2、 媒体应是社会的良心。我们也深知不知真相时无法做公正客观的报道,因此我们愿把所有真相公之于众,太阳是最好的防腐剂。但那些迫于权威迫于生存压力而轻易写出的洗白文章,但愿这些作者午夜梦回能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3、也请政府机构、监管部门加强监管:国家不是在大力推行依法治国么?不是在建立社会诚信体系么?这样不诚信、有偷税漏税嫌疑、侵犯员工合法权益的企业请考虑列入不诚信名单,以防新三板转板后,坑害更多的股民。

  4、 街电用户,我们对团队无法再为大家提供更好的服务而深感歉意。但愿新团队还能继续给你们更好的用户体验和便利。

  5、 珍爱生命,远离海翼:奉劝仍在海翼的前同事们,不要拿自己的青春跟魔鬼做交换,前有“鸡翅公司污蔑女员工猥亵全公司男员工”,现有无数技术人员“经协商、”自愿“减少本应有的利益,还有无数被海翼坑过至今无法伸冤、无法呐喊的人在唉声叹气,请不要再前仆后继!珍爱生命,远离海翼!

  街电创始软件团队全体成员

  2017年5月27日

关键词: 陈欧 街电 海翼股份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首席投资官立场

推荐:
  • 熬死的VC:“同意东张资本关停,全票通过”
  • 亿航在美国申请破产,GGV金浦等机构投资的5200万美金,会不
  • 星空琴行蹊跷大败局:3家投资机构数千万美元打水漂,顺为
  • 酷派困局:亏损42亿港元!CEO感叹:已用尽洪荒之力